本篇我们来谈谈公司级中台实战的一个重要服务中心——商品中心搭建,该商品中心支撑全公司1万4千多类SKU的管理。
本文为新书《中台产品经理宝典》业务中台建设路径的拓展案例篇,关于案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可以参看下表:
PS:新书将于6月中旬上市大家敬请期待!
(后续中台文章中用到书中知识点的部分我都会标注详细章节,方便大家查阅书中内容)。

(这里为了文章讲解方便我将电商履约的完整后台进行了精简,只抽象出了最核心的几个节点。如果对这里感兴趣,我后面会写一些专门的电商文章)
仔细来看初期B端与C端的模式上,本质就是每单的客单价不同,因此从下单与订单拆分上没有任何区别,而当时唯一的差距就是在下订单之后,由于每单下单商品数量的不同,其物流配送方式上有一定的差距。
具体来说是如下几点: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这里的业务流程中有变化的部分,也有不变的部分,而不变的部分占整个信息流节点的绝大部分。
于是在我们拿出这样的分析报告后,公司高层决定在公司内部来建设中台,由中台团队进行两条业务线的高重叠节点服务统一研发。
根据这个决定在开始正式建设前,当时我们的中台架构初步准备建设这样的三层服务体系:
当然这里我们提出的架构更多是技术层面的支撑架构,目的是为了将中台进行一个肢解,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中台具体要干哪几件事情:
中台的微服务项是哪些->中台要实现哪些功能->中台要如何接入
当然虽然本篇文章名称叫做商品中心的搭建,但是作为案例篇的文章,我还是会给大家以商品来串讲一个包含完整三层体系中台架构的建设路径。
此处给大家个提醒,对于没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产品经理来说,我们就需要拉上自己的项目经理共同去讨论并定义这样的架构。
在探秘了当年是怎么论证启动中台后我们下面来看看这个中台是想解决那些问题?

如果只是库存挂载我们还可以人工克服,但是在我们的SKU发展多了起来之后,遇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非常让人难以处理了,这就是SKU库存的转换。
对于实物商品来说我们经常会出现的一个局面是虽然都是最小库存单元的商品(也就是仓库计算库存的商品),但是却有不同的包规。
举个例子来说,作为可乐来说我们330ml的可乐它的最小库存单元都是一瓶易拉罐,也就是无论我们平时买到的是一箱可乐还是一组可乐,对于我们仓库来说这些SKU的库存都是转换为多少瓶可乐进行存储的,只不过对于这些不同的是我们有不同的包规。
还是不太明白是吧?没问题我给大家来看两张图SKU1:可乐330ml×24,SKU2:可乐330ml×6×4。
看出区别了吗?24=4*6连装与24=24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但是注意这里是在实物上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但是在仓库库存系统里头这两个又是相同的东西。
具体来说在WMS(仓储管理系统)这两个SKU的存储结构是这样的:
看出点什么了吗?也就是说这两个SKU除了包规与名称外其实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可乐330ml。
也就是这个问题导致了我们会出现一种场景,也就是当我们的商城前台售卖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出现某种包规的可乐售卖完毕了,因此我们就需要进行拆箱的动作,这个拆箱的动作就是来自于其他SKU的借调,也就是我们通过消耗一个可乐箱装库存,可以为我们的可乐单瓶装增加24个库存。
那么当采购纬度与商城的SKUid不统一的时候,我们人工去做这个动作就非常的复杂。
我们要消耗的这一箱可乐库存到底在原前台挂载在哪个SKU下?转换的目标SKU在前台又是什么?而如果在我们转换的时候又有了新的商品到货又要增加库存,这完全就让整个作业流程变得复杂,作业任务中需要核对的信息随着新的仓库动作成倍增长。
问题2:
采购对同一SKU不用进行二次分离(仓管纬度,在后面讲解供应链中台的文章中会展开详述)。
问题3:
SKU信息的标准化:基础属性+品牌+价格。
最后一个就是非常老生常谈的一个需求,我们希望借助中台将不同业务线系统里的SKU字段进行统一化管理,也就是全部交由中台进行管理。
以此我们对于SKU的信息能实现有一个地方能去查看它全量的信息,从而当其他业务线有这样的需求的时候无需再去修改数据库字段,就可以直接由中台将该字段通过接口暴露给该业务线,实现0开发使用。
故此我们就得到了中台商品中心的V1.0功能架构:

这样分层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我们在前台业务展示的时候,尽量在同一个位置显示一个层级的东西。
例如绝大多数信息架构设计好的产品在功能的首页通常展示的都是信息的Summary,而会在详情页承载功能的Details。
通过这样的信息架构划分,我们就可以将一个功能交由中台和前台分离了,也就是将产品的摘要信息由中台定义,具体的详情信息由各业务前台进行补充。
这就是中台建设MSS方法论里最重要的一个建设原则,而现在市面上80%的中台复用模式都可以依据这个建设原则进行实现。当然这样的设计原则对我们在产品的信息架构的抽象能力是有一定的要求。
回顾一下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如下这些工作:
到这里中台的需求分析就已经进行完毕了,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台从零到一的时候与普通功能设计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增加从全公司业务维度出发的通盘思考。
那么从下篇开始我们正式进入中台商品中心的建设篇里。
#相关阅读#中台实战(0):最近处处惹人爱的中台到底是什么
中台实战(1):看懂企业业务演进路线
中台实战(2):中台的建设核心原则
中台实战(3):数据中心中台化案例
中台实战(4):业务的抽象建模
中台实战(5):数据指标体系创建思维
中台实战(6):业务边界的划定
中台实战(7):绕不开的企业架构
中台实战(8):以传统制造业来解读中台
#专栏作家#三爷,微信公众号:三爷茶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中台产品经理宝典》一书作者,曾任万达高级产品、MBA特约讲师、独立创业者,现某支付公司产品线负责人,拥有多款集团项目从零到一经验并带领实现商业化布局。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上一篇:广告系列:最优机制
下一篇:app下载功能背后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