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依据笔者整理的思考框架,拆解了成为优秀业务操盘手的三大组织层级、四大必备思维能力。
今天想写的主题是: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业务操盘手?
想写这个主题,主要有两个原因:
- 我之前看到一个调研报告,报告中提到,新媒体运营、增长运营、内容运营、产品等相关的岗位,工作经验在2—5年的人群中,大多数人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是,希望成为一个业务操盘手。我从3年前的一个职场小白发展到今天,开始负责公司的多个项目从0到1,中间有很多关于成为业务操盘手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这两个主要原因,有了这篇文章。
什么样的人算是一个业务操盘手呢?
在一家中、大型企业,如果你是某条业务线的业务负责人,又或者你是某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在一家中、小型创业公司,如果你是创始人,又或者你是个联合创始人,在负责公司的日常业务经营工作。那么,无疑,你是个业务操盘手,区别点不过是操的盘子大小不同而已。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业务操盘手呢?
这里我给了一个思考框架:
组织层级:从落地执行-负责局部业务体系-负责战略与整体经营。必备思维能力:利润意识思维、结构化思维、模型思维、系统思维。这个思考框架里,我分为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组织层级。
从落地执行——负责局部业务体系——负责战略与整体经营,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成为一个对业务负责的业务操盘手。
第二部分,必备思维能力。
当你成为一个业务负责人以后,你要有成本和利润意识,也就是利润意识思维。
你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给出解决方案。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构化思维、模型化思维非常好用,对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你要有系统思维,只有当你懂得分析系统,拥有了系统思维,你才能有不同寻常的洞察力,才能更好的推动业务的发展。
这2大部分,7大模块内容。
接下来,我一个个讲:

第二步画出,通知业务流程的流程图:
在这个流程图里,我们发现,这个通知流程基本上属于一对一的通知,既浪费时间还浪费钱。
于是我们设计了一款产品,可以一对多的通知,村民谁收到通知,谁没有收到通知,一目了然,没有收到通知的再针对性的一对一通知。
大大提高了通知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以上就是我用结构化思维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六、模型思维
模型思维,啥是模型思维?
比如:
提到需求,你会想到:用户在什么场景下有什么需求模型;马斯洛需求理论模型。提到营销,你会想到:产品、价格、渠道、推广模型;认知顾客价值、创造顾客价值、交付客户价值、传播客户价值模型。提到运营,你会想到:拉新、转化、活跃、留存、营收、自增长模型;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运营推广、数据运营模型。提到人力资源,你会想到: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绩效、薪酬、员工关系模型。提到品牌,你会想到:品牌定位、品牌表现、品牌体验、品牌传播模型。提到事业部分析,你会想到:SWOT分析模型;3C分析模型。提到管理,你会想到:沟通、授权、追踪模型;计划、执行、检查、调整模型。……这些都是模型思维,如果你脑海中储备了足够多优秀的模型库。当你遇到复杂问题需要解决时,就能很快的从你储备的模型库里拿出相应的模型来分析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拥有模型库思维的人,更能快速洞察事物的本质,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因此,日常学习与工作中,我强烈建议你有意识的把各种有用的模型储存到你的模型库里,等待着随时调用它。
当你拥有了结构化思维、模型思维以后,并经常使用这两个思维,日积月累,终有一天我相信当你再次遇到复杂问题需要解决时,你将会完成的更出色。
七、系统思维
业务操盘手为什么要拥有系统思维?
因为,当你成为一个业务操盘手以后,你开始负责起了一个业务系统。
你负责的业务系统中,包含了一个个的子系统。
你负责的业务系统,也有可能是别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只有当你懂得分析系统,拥有了系统思维,你才能有不同寻常的洞察力,才能更好推动业务的发展。
什么是系统思维?
有一本书叫《系统之美》,这本书中是这样讲的:系统,就是“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
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词:
- 要素连接关系
这本书这样讲解系统讲的比较抽象,我举个例子来讲一讲什么是系统。
比如:你正在某社区平台看我的文章,那么你、社区平台、我就是要素,而“我和你、我和社区平台、你和社区平台之间”就是连接关系。
我、你、社区平台这三个要素、以及我们这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构成了系统。
接下来我讲一讲系统思维里很重要的3个思想:
-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要在整体中理解部分;对部分的最优化对整体不一定有利。
为什么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因为一个系统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有效的连接在一起来实现某一个目标,它的作用一定大于各个部分简单的集合在一起。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一堆散沙是不是一个系统?
我的回答:不是,一堆散沙,并没有连接在一起共同实现一个什么有效的目标,所以它不是一个系统。
接下来我再问:一个供小孩子玩耍的沙坑是不是一个系统?
我的回答:是,一个供小孩玩耍的沙坑是一个系统——因为沙坑里有沙子,沙子与沙子之间有连接,它们都在实现一个共同目标,供小孩子玩耍。
所以分析一个系统时,你不能只看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你还要看连接和目标。
因此,系统分析的第一个要点告诉我们,分析一个系统,不能只分析部分,还要分析部分与部分的连接,以及连接在一起是为了实现一个什么目标。
第二个思想:在整体中理解部分这里讲一个经典的小故事:
有一天有三个石匠在打石头。有个路人经过,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石匠说:“我在打石头,养家糊口。”
第二个石匠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
第三个石匠抬起头说:“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现在,假设你是这三个石匠的领导,那么请问,哪一个石匠最让你放心?
正确的答案是:第三个石匠最让人放心,因为他知道整体系统的目标是什么,是建造一座大教堂,尽管他只是整体系统中的一部分,但是他把整体的目标放在心中。
他从整体系统中来更高、更深的理解自己局部工作。所以第三个石匠最让人放心。
在工作当中,也会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当你成为业务操盘手以后,你们公司整体业务的运营目标是什么,你需要去深层次的理解。然后在整体中把工作拆解成各个模块,把任务分配下去,同时也要让大家接到工作以后,理解他们工作的整体目标是什么,让大家在整体中去理解自己的局部工作。
第三个思想:对部分的最优化对整体不一定有利这里还是以三个小石匠的故事为例,你觉得这三个石匠,哪个石匠最让你担心?
答案是第二个,为什么呢?
因为,对部分的最优化对整体不一定有利,一个系统之中,部分是为整体服务的。
第二个石匠说,他要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在对自己这部分进行局部最优化,他想的只是自己的目标,不是系统的整体目标。
比如说,为了建造一个教堂,有些石头可能需要雕刻的非常完美,但有些石头不一定。
因此,第二个石匠这样做,是对部分的最优化,是对他个人的目标有利,但对整体的目标不一定有利。
如果说,今天的分享是一幅指导你成为业务操盘手的指导地图,那么这幅地图是不完整的,是局部的,地图上很多地方标的都还不清楚。
你可能会问,既然指导地图是局部的,而且有些地方标的还不清楚,为什么你要拿它来指导你的成长?
我的回答是:为了上路。
有了地图,你就可以上路了。你可以结合着我给出来的经验思考,尝试着你的成长,探索出属于你自己的方法论来。
也许你会发现,你的经验有些跟我讲的很像,有些不那么像。没有关系,你走的路,比地图更重要。
最后,祝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业务操盘手。
#专栏作家#丰宪飞,微信公众号:小飞哥笔记,个人微信:f1506620495。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某互联网创业公司合伙人兼运营总监,多个项目“从0到1”项目负责人,擅长战略、运营、产品的整体规划及落地执行。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下一篇:一岁交互设计师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