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就像找对象,也要“门当户对”。
马上就要到求职黄金季了。相信有些PM已经开始等不及要开始找工作了。
这里大鱼和大家分享下一些求职观:找工作就像找对象,讲究的是合适不是完美。

下图是工作年限和薪资的情况:
以上基本可以表示薪资的客观规律。还有约定俗成的规律是月15K-30K,大部分最后会是20K+,当然30K+不是不可能,但在我看来希望渺茫。
如果狮子大开口,可能都等不到HR来和你砍价。
确实是薪资变量是存在的,但double毕竟是少数。那么如何判断自己到底值多少钱呢?
有几个方法可以让你知道自己的薪资是否正常。
- 问同业,竞品公司PM的薪资是什么范围,可以打探到。问猎头,猎头手里有大量的数据。去面试尝试,这个成本比较高。
大鱼在这里补充一点,不签合同里的薪资都是未知数,比如一般公司会说我们开14个月,其实后边2个月能不能拿到有比较大的变数在。
所以优先保证12个月的薪资是否满足预期。
05 环境匹配
环境匹配这点,我放到了最后。不是说不重要,只是2019年以后产品行业趋近成熟,各大公司对产品经理的要求越来越精细,跨行业跨模块会越来越难。
环境包含人和公司的制度。人的因素,主要是直接上级和CEO的风格。可能会对PM有影响。人是最不确定的因素,这里不过多展开。公司的制度如何,都可以从第三方或者在面试中旁敲侧击中的问出来。
第三方主要是指在职的员工朋友、脉脉、猎头等渠道得知。这里我有一个实际结论是:互联网圈子很小,两个人即可定位一个公司。
环境匹配,合理避坑。
最后祝大家找到合适的工作~
作者:大鱼,7年产品汪;公众号:大鱼成长社
本文由 @大鱼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上一篇:2020年度计划:从认知到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