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谈到对“数字敏感度”的培养。这一篇咱们再谈谈如何快速培养自己的“时间敏感度”。

我尝试过,即便有很方便的时间管理APP,真是这样做时间记录的操作难度也不小。
因为大部分人的工作性质需要很多协作,经常需要“中断”手上的事情去做另一件紧急工作。
有人也提出了对应方法:

特别强调一下:
左上角的“重要不紧急” ——大部分人犯的错误都是没有给这类任务分配充足时间,把它拖成了“重要紧急”的事项。无论是生活中的“给孩子网购一件演出服”,还是工作中“制定一个补充规定,减少销售线索被投机取巧不公平分配“,这都需要良好的计划性。
我解决这类问题是建议是“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例如睡前看15分钟书,就能保障自己长期具备宽阔的视野。
右下角的“不重要、紧急”则是培养下属的好机会,管理中处处都有“二八原则”。
用一个游戏培养时间敏感度
要做好时间管理,需要有时间敏感度。我有三个做法供大家参考。
A、我有个小游戏能很好提升这个敏感度:在空闲时,偶然问一下自己“现在几点了?”
经过长期训练后,我能较高概率做到即便几十分钟没有看手表,报出的时间误差也能控制在3分钟以内。
也可以请身边的同伴时常问自己几点了,这还能增加自己的成就感,提高更快!
B、此外,在赴约会时,提前做好路线规划。我一般会提前几小时就看一下高德地图的规划。出发前半小时再看一次,决定是要提前或延后x分钟出门;一路空闲时也会看2~3次,保障最终能提前1~5分钟(不希望提前太多)到达地点。
长期训练后,我赴约的“卡点”到达率有90%以上。和文章开头提到的李先生一样,这挤出来的30分钟也许就可以在家再多写半篇文章了。
C、我经常出门见圈内的朋友,偶然也出差到上海、深圳拜访SaaS企业。出差前1周的某天,我甚至会拿出3个小时在电子地图上把每个拜访企业的方位、一家到另一家的路径弄清楚,然后再一家家约具体时间。
这样虽然耗费了3个小时,但路途时间大幅减少,在超大城市一天见5、6波朋友也不是梦
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留言聊聊你在时间管理上遇到过哪些难题?我和其他读者可以一起为你解答
相关阅读思考方式的革命(二):如何快速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
思考方式的革命(一):复杂问题该用理性决策还是感性决策?
#特邀作者#吴昊,微信公众号:SaaS白夜行,纷享销客天使投资人、前执行总裁。20年企业信息化和6年SaaS营销团队创新经验,每天一篇2000字SaaS创业文章的坚持者,目前正处在从创业者向投资人的转型过程中。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