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几个朋友问到了类似问题,不是面试题,就是老板布置的作业。我以下述举例题目为例,梳理下思考过程。
题目:某新闻资讯APP的留存率是这样,想在半年内让DAU达到100万,需要多少获客成本?
这是一道经典的获客成本预估的问题。

据此:NewCustomer = 1000000/(1 + R(1) + R(2) + … + R(179) ) = 1000000/2.6365 = 379291。
所以,总获客成本 = NewCustomer * 180 * A。
关注条件的改变分阶段关注条件的改变,然后调整策略,比如按月来观察:
(1)产品留存状态的改变,尤其是留存曲线的拟合是否用幂函数,还是多项式来拟合?
留存的改善意味着产品和用户的契合度变高,产品可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不同的产品留存曲线及留存单位都会不一样,需要根据自己的产品来确定。
(2)获客成本的优化,及定向渠道可获取用户量是否能满足诉求,去调整拉新的策略
严格意义上讲,渠道的拉新策略需要建立在”新用户价值的评估”和“渠道可拉新数量”上,可参考上篇“怎么用“单用户价值模型”,做新用户质量评估?”
根据以上条件的变化,逐步调整下月的策略,以此循环,让目标达成的成本最优化。
作者:何其多多;公众号:何其多多
本文由 @何其多多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下一篇:偷来的致设计团队书